大棚蔬菜種植中的日常管理工作有哪些?
來源:http://www.877201.com/news/125.html 發布時間:2023-01-30 點擊:886
使用大棚種植,由于種植的面積有限,即便是種植的密度增加,也會在總產量上有所不足。
因此很多種植戶出于提高收益的角度出發,在大棚蔬菜種植中比較注重提高產量,這就涉及到大棚蔬菜中一個重要的日常管理工作,那就是通風換氣。
一、大棚蔬菜種植中通風換氣的意義
大棚生產中重要特點是溫度和濕度的精準控制,特別是在冬季,通過各種輔助設施,能夠保證大棚溫度在20度以上,這對于很多蔬菜的生產非常重要。
而大棚蔬菜由于種植密度比較大,因此在水分的供給上也比較充足。當棚內溫度比較高,特別是比外界溫度高很多的時候,很容易在棚內形成高濕的環境,也容易在覆蓋的薄膜上形成水滴掛壁。
這對于很多致病菌的繁衍是非常合適的,所以對大棚進行通風換氣是改善大棚內濕度的一個重要方法,也是調整大棚溫度的一個重要措施。
除了改善溫度和濕度之外,通風換氣的另外一個重要意義還是降低棚內有害氣體的濃度,這個過程既能減少對作物的傷害,也能減少有害氣體對于棚內操作人員有可能造成的傷害,增加生產的安全性。
通風換氣的另外一個重要意義就是改善調節棚內的濕度,通過空氣循環甚至是強制性的排氣,可以將棚內多余的水汽排除,從而提高干燥度,確保棚內的土壤特別是蔬菜不會長期浸潤在濕度比較大的環境中從而產生霉菌等大棚常見病。
二、大棚通風換氣對蔬菜生長的影響
從生產實際中發現,大棚蔬菜在種植的過程中需要消耗大量的二氧化碳來進行光合作用,而大棚由于小環境比較密閉,加上種植的蔬菜密度又比較大。
這會使得大棚內二氧化碳的消耗量比較大,特別是在連晴天氣下,棚內的光照很充足,蔬菜進行光合作用的速度和效率也會加快。
如果不及時進行換氣,棚內會明顯的出現二氧化碳含量不夠,這對于蔬菜的生長是有嚴重的影響的,所以需要及時通風換氣,對棚內的二氧化碳進行補充。
三、大棚蔬菜種植通風換氣的主要方法
根據種植的品種的特性不同,大棚蔬菜的通風換氣的方法也不一樣。對于葉類蔬菜,由于其消耗的二氧化碳比較大因此在通風換氣時需要的頻率和時間也比較長,而對于瓜果類的蔬菜,總體上在通風換氣的頻率和時間上也要短一些。
一般情況下,大棚通風換氣主要采用循環換氣的方法進行。通常情況下,通風換氣要在天氣晴朗的時候進行,連續陰雨天或者遭遇級端天氣的時候,要注意減少或者不進行通風換氣,以防止溫度降低的同時空氣濕度增加。
在實際生產中,要注意通風換氣盡可能安排在日出之后進行,此時溫度逐漸上升,外界空氣的濕度逐漸降低,待棚內溫度與外界溫度相差不大時,一般在上午10點到下午3點之間,可以進行通風換氣。
通風換氣的開棚的順序是對于多層覆蓋膜的,需要由內往外逐步開,首先使棚內的區域溫度保持一致,然后再打開外層的膜進行通風換氣,換氣的時間在15分鐘左右,稍后立即關閉大棚,以免棚內溫度降低過多。
整過通風換氣過程大約需要如此循環3到4次,每次時間不超過15分鐘,然后需要閉棚使棚內溫度上升到初始溫度之后才能進行下一次通風,否則長時間的通風換氣會造成棚內溫度迅速下降,使蔬菜出現急性溫度流失而產生凍害。
需要注意的是,有些大棚內本身的溫度就不夠,但是濕氣比較重,對于這種情況,在通風換氣時能輔助人工增溫措施,以免棚內溫度在換氣過程中再度下降,給蔬菜生產造成不必要的損失。
此外還有一個問題需要注意,對于棚內濕度不大,但是二氧化碳不夠的情況,此時如果通過通風換氣來補充二氧化碳既會對大棚溫度造成流失,也會使棚內的水分流失,對于這種情況。
在實際生產中,往往采取在棚內點蠟燭的方式增加二氧化碳的含量,同時還能提高棚內溫度,需要主要的是,使用此方法是一定要注意安全,可以使用一次性的紙杯裝半杯沙子,然后將蠟燭插在沙子內進行固定。
總之,大棚蔬菜生產除了常規的水肥管理之外,通風換氣也是一個重要的內容,特別是在冬季,棚內外的溫差比較大的時候,以及連續陰雨天氣突然放晴之后,是通風換氣的高峰,要格外注意,必須掌握科學正確的通風換氣方法,在確保正常的生產條件的同時減少對蔬菜造成額外的傷害。
- 上一篇:蔬菜大棚種植能掙多少錢,需要看種啥?
- 下一篇:蔬菜大棚的常用配件有哪些?